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保障灾区用品安全,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救灾安置重建相关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
方便面: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广东、福建、山东、四川、河南、陕西等11个省、直辖市48家企业生产的81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5.1%。
此次抽查依据LS/T3211-1995《方便面》、GB17400-2003《方便面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对方便面产品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铅、总砷、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抗氧化剂BHA、抗氧化剂BHT、苯甲酸、山梨酸、柠檬黄、日落黄以及标签等1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经检验,方便面产品总体质量较好,此次抽查铅、总砷、食品添加剂等项目单项符合率均达到100%。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酸价超标。酸价是衡量方便面食品中油脂劣变程度的重要指标。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400-2003《方便面卫生标准》规定,油炸面酸价不得超过1.8mg/g。
酱卤肉制品:共抽查了北京、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陕西、四川、山东等10个省、直辖市76家企业生产的100种制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7.3%。
此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对酱卤肉制品中感官、水分、氯化物、亚硝酸盐、蛋白质、脂肪、淀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菌、志贺氏菌、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苯甲酸、山梨酸、日落黄、苋菜红、铅、无机砷、总汞、镉以及标签等24项卫生及理化指标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较好,所检项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二是此次抽查酱卤肉制品的蛋白质、脂肪、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菌、志贺氏菌、铅、无机砷等指标单项符合率均达到100%。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1、个别产品山梨酸超标。山梨酸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添加到酱卤肉中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产品腐败变质。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规定,酱卤肉制品中山梨酸的限量为0.075g/kg。抽查中有个别产品山梨酸不合格,其中有1种产品山梨酸检测值为0.762g/kg,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近10倍。
2、个别产品重金属镉含量超标。强制性国家标准GB25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规定,酱卤肉制品中镉的限量为0.1mg/kg。抽查中有个别产品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酱腌菜: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福建、广东、四川、重庆等14个省、直辖市68家企业生产的80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9.8%。
此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的要求,对酱腌菜产品的感官、总砷、铅、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着色剂、苏丹红、亚硝酸盐、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标签等16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结果表明:一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较好,所检项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二是此次抽查酱腌菜产品的总砷、铅、苏丹红、亚硝酸盐、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指标单项符合率均达到100%。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个别产品甜味剂和防腐剂超标。糖精钠、甜蜜素作为甜味剂,苯甲酸、山梨酸作为防腐剂,在酱腌菜产品中允许限量使用。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酱腌菜产品中糖精钠使用量不得超过0.15g/kg,甜蜜素使用量不得超过0.65g/kg,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最大使用量均为0.5g/kg。抽查中有少数产品甜味剂和防腐剂超标。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同时,对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对方便面、酱卤肉制品、酱腌菜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抽查,促使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方便面购买小常识<<
>>酱腌菜购买小常识<<
|